时间: 2025-04-24 23: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12:03
“不惜工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惜费工费本”。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不吝惜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追求某种目标或达到某种效果。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种决心和投入,强调对目标的重视和追求。
“不惜工本”出自《后汉书·周舆传》,原文是:“不惜工本,乐以事之。”意思是说在工作中不惜花费人力和物力。该成语强调了对事物认真负责的态度,反映了古代重视实用和努力的社会风气。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勤奋和奉献精神被高度重视。“不惜工本”体现了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目标的追求。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强调努力工作和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该成语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应轻言放弃。它让我联想到奋斗的过程,以及在追求目标时所需的坚持和努力。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我和团队成员都不惜工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最终项目顺利完成,大家都感到无比欣慰。
在某个秋天的清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路上,微风轻拂,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为了那份梦想,不惜工本,心甘情愿,哪怕是风雨兼程,也要追逐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英语中,可以用“spare no expens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种表达同样强调不惜代价去追求目标。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日语中的“惜しい”表示对某事物的珍惜与重视,虽不完全相同,但在追求目标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不惜工本”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追求目标时所需的决心与努力。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投入和坚持。这个成语在激励人们追求理想和目标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姓方的瞧着眼热,有几家该钱的,也就不惜工本,公开一个学堂。
《元史·河渠志》:“朝廷不惜工本,以疏河道。”
《旧唐书·食货志》:“国家不惜工本,以筑堤防。”
《清史稿·食货志》:“朝廷不惜工本,以修水利。”
《明史·河渠志》:“国家不惜工本,以治河防。”
《宋史·食货志》:“朝廷不惜工本,以兴水利。”
万源祥、大利、老福兴几家的店伙特别卖力,~叫着‘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