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5:11
成语“无米之炊”的字面意思是“没有米就无法做饭”,引申义指没有必要的条件或资源,就无法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它强调了资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实施某项计划或任务时。
“无米之炊”出自于《左传》中的一句话,原文为“无米之炊,不如无米之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米就无法做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资源的重视。该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强调了物质基础对生活的重要性。
在现代语境中,“无米之炊”常用于比喻缺乏必要条件而无法开展某项事业。它可以出现在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无米之炊”在**传统文化中,反映了对物质和资源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现代人不再单纯依赖粮食,但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缺乏资源或条件时的困境,尤其在经济、教育等领域中,资源的匮乏依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常常会感到无奈和挫败,正如“无米之炊”所描绘的情境。在表达时,它可以引发共鸣,帮助人们理解资源不足带来的影响。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因为缺乏相关资料而无法完成一项研究项目。当时我深刻体会到“无米之炊”的含义,意识到准备和资源的重要性,促使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无米之炊”:
田野苍翠映朝霞,
无米之炊梦难夸。
待到丰收时节至,
满仓粮食乐无涯。
通过诗歌,我想表达希望和努力的主题,尽管面临困难,但只要坚持,终会迎来丰收。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意指缺乏必要的材料或条件,无法完成任务。这种表达与“无米之炊”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使用频率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无米之炊”的学,我意识到资源和条件在任何计划或行动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实际生活中更加关注周围的资源配置。在语言学中,它提醒我在表达思想时要考虑基础和条件的影响。
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后汉书·王符传》:“无米之炊,虽有巧妇,不能为也。”
《汉书·食货志下》:“无米之炊,虽有巧妇,不能为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无米之炊,虽有巧妇,不能为也。”
《战国策·齐策二》:“无米之炊,虽有巧妇,不能为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无米之炊,虽巧妇不能为也。”
~,是人力所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