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5:28
成语“无缝天衣”字面意思是“没有缝合痕迹的天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完美无缺,形容技艺高超,作品精美,毫无瑕疵。通常用来赞美某种工艺或艺术作品的完美程度。
“无缝天衣”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和文学作品。最常见的解释与《庄子》有关,书中提到天衣无缝,形容一种极高的技艺和境界。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完美和极致技艺的追求,表达了对艺术和工艺的高度赞美。
“无缝天衣”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广泛。它可以出现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完美和精致的工艺是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无缝天衣作为一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对工艺美学的追求,也体现了人们对完美境界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设计、艺术、科技等领域,完美的作品常常被高度赞扬。
“无缝天衣”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联想到精致、完美和高超的技艺。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和工艺的欣赏,影响思维方式,使人们更加关注细节和完美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艺术展览,展览上有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她的每一幅画都可以称得上是无缝天衣,细腻的笔触和完美的色彩搭配让我感受到艺术的力量。此后,我在讨论艺术时常常引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我的赞赏。
在某个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位技艺超群的裁缝,她用自己的双手缝制出一件无缝天衣,这件衣服不仅完美无瑕,还蕴含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穿上这件衣服的人,仿佛可以感受到她的心跳与灵魂,深刻地体会到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在英语中,与“无缝天衣”相对应的表达可能是“seamless perfection”或“flawless craftsmanship”,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完美与精致。在其他文化中,追求完美的理念也普遍存在,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无缝天衣”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完美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追求的态度。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提醒我在创作和表达中要注重细节与质量,追求更高的境界。
次韵之作,能如无缝天衣,自非老手莫办。
《明史·文苑传二·杨慎》:“慎学问渊博,为文尤工,时人比之‘无缝天衣’。”
《宋史·文苑传六·苏轼》:“轼文章为当时第一,其诗尤工,世谓之‘无缝天衣’。”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自言‘臣是酒中仙,长醉不愿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时人谓之‘无缝天衣’。”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八引《谈薮》:“梁武帝尝问刘孝绰:‘卿何所好?’对曰:‘臣无所好,但有好无缝天衣。’”
《南史·谢庄传》:“谢庄衣若若而朝,人笑其不称,庄曰:‘我衣无缝天衣,何须称?’”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三回:“正如~,瞧不出一些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