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5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17:46
“精疲力尽”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精气神疲惫,力量耗尽”。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或劳作后,身心非常疲惫,几乎没有力气继续下去。
“精疲力尽”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文为“精疲力竭,力尽而死”。该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劳作和精神状态的关注,强调了过度疲劳对人的影响。它传达了一种对身心健康的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注意休息和调整。
“精疲力尽”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精疲力尽”的状态越来越普遍。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时,必须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精疲力尽”带给我一种强烈的共鸣,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人们。它传递了一种对辛勤付出的肯定,同时也引发对身心健康的思考。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能有效传达出一种疲惫的情感状态。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备考而几乎没时间休息,最终感到精疲力尽。当时我意识到,适当的放松和调整是多么重要,我开始重视学习与休息的平衡。
在诗歌中:
月光洒落窗前影,
灯下孤影恍如梦。
夜深人静心难寐,
精疲力尽只叹息。
这首小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疲惫的内心,展现了“精疲力尽”所带来的情感。
在英语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是“exhausted”,也用来形容人们在经历大量工作或压力后的疲惫状态。然而,中文的“精疲力尽”更强调了精神和力量的双重消耗,反映了东方文化对身心合一的重视。
通过对“精疲力尽”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能够有效传递出疲惫与努力的情感,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千万不要忽视对自身的关爱。
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宋高宗时宰相李纲对国家赤胆忠心,一贯主张抗金,反对抗金割地求和,当了70天的宰相就被贬,在金兵围困时,他亲自指挥作战。他的《病牛》诗感慨自己:“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瞿秋白《饿乡纪程》:“走得~,想找一辆马车,也找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