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8:42
成语“朴斫之材”字面意思为“粗糙的木材”,通常用来比喻那些未经雕琢、尚未被开发潜力的人或事物。其基本含义是指某些事物原本具有潜在的价值或才能,但尚未被发掘或利用。
“朴斫之材”出自《论语·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道,仁义为本;小人之道,利害为根。君子之器,朴斫之材。”这段话强调了君子应当以仁义为本,而朴斫之材则指那些虽然外表粗糙,但内在潜力巨大的材料,暗示着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在的品质。
“朴斫之材”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内在品质和潜力的思想根植于传统哲学中,尤其是儒家思想。成语“朴斫之材”反映了这一价值观,强调了对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教育和职场中,这一思想仍然适用,鼓励人们关注潜力和成长,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成就。
“朴斫之材”带给人一种期望和信心的情感反应。它提醒我们,不论外表如何,内在的潜力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观念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仍然保持希望和努力。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遇到许多同学和同事,他们一开始看似平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提高,逐渐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每当看到这种变化,我都会想到“朴斫之材”这个成语,反映出潜力的开发与成长的过程。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画家,起初作品稚嫩,大家都不看好他,但他坚持不懈地练*,最终逐渐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故事的结尾可以引用“他正是一个朴斫之材,经过岁月的打磨,终于绽放光芒”。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diamond in the rough”,用来形容那些表面粗糙但内在潜力巨大的事物或人。这种表达同样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反映出不同文化对潜力和成长的共通理解。
通过对“朴斫之材”的学,我深刻认识到潜力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思维上更加关注内在的成长与发展。这种对潜力的重视在我今后的学和生活中将持续发挥积极的影响。
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