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31:53
“终而复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结束后又重新开始”。它意味着一个过程或状态经历了结束,随后又进入到新的开始,强调了循环和重复的特征。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周期性或循环性。
“终而复始”这个成语的具体历史出处并不明确,但其所表达的循环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尤其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循环观念。道教经典《道德经》中提到的“无为而治”与自然的循环有密切关系,反映了事物变化的规律。
在文学作品中,“终而复始”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循环现象,如四季更替、生命轮回等。在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工作、学*或生活中的反复过程。例如,在一个项目结束后,又开始新的项目时,可以说“这一切都像是终而复始”。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循环的概念常常与自然和生命的哲学相结合。“终而复始”强调事物的变化与恒常,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例如在描述经济周期、社会发展等方面。
“终而复始”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开始的期待。这种循环的特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安定感,因为即使事情结束,新的开始总在前方。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经常会感受到“终而复始”的过程,比如学期结束后,我会迎来新的学期,这种循环让我在规划未来时能更有方向感。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春花秋月何时了,
终而复始似流年。
愿景寄托无尽处,
每个终点是起点。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这样的表达,强调因果关系和循环的理念,但没有完全对应于“终而复始”的成语。不同文化中对循环和周期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时间和变化的思考。
通过对“终而复始”的学,我意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生活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和灵活的应用方式,使我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循环的哲学。
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王道之道若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