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15:09
成语“宵旰攻苦”字面意思是“夜以继日地辛苦工作”。其中“宵”指夜晚,“旰”是指天亮后,“攻苦”则表示艰苦努力。整体含义强调人们为了某种目标而不辞辛劳、努力拼搏。
“宵旰攻苦”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是:“宵旰攻苦,故民不堪。”这句话描述了王莽时期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出他们为了生存而付出极大的努力与牺牲。这个成语因此带有对艰辛奋斗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宵旰攻苦”常用于描述为实现某个目标而付出的辛勤努力,适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例如,在描述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夜以继日地工作的情景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强调他们的勤奋和执着。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宵旰攻苦”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了勤劳与奋斗的价值观。尤其在儒家文化中,辛勤工作被视为美德。此外,这一成语也反映出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重。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宵旰攻苦”的精神仍然适用,尤其在职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感联想。它让我想到那些在困境中坚持努力的人,不论是学者、工人还是普通人,哪怕面临再大的挑战,他们依然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为了一个重要的项目,我和团队成员们宵旰攻苦,几乎每天都在加班。最终,我们顺利完成了项目,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闪烁夜未央,
宵旰攻苦不言倦。
只愿明朝花自开,
一朝成果报君前。
这首诗表达了在夜以继日的努力后,期待收获的美好愿景。
在英语中,“burning the midnight oil”可以与“宵旰攻苦”相对应,意思是熬夜工作或学*。这种表达同样强调了为了目标而付出的辛勤努力,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奋斗精神的认同。
通过对“宵旰攻苦”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中承载的文化与情感。在日常表达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能传递出更深刻的情感和态度。对于我而言,这不仅是对成语的理解,更是对勤奋与努力精神的认同。
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新唐书·文艺传中·韩愈》:“愈宵旰攻苦,以成其道。”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禹锡》:“禹锡宵旰攻苦,以成其文。”
《清史稿·儒林传三·黄宗羲》:“宗羲宵旰攻苦,以成其志。”
《明史·儒林传二·王守仁》:“守仁宵旰攻苦,以成其学。”
《宋史·文苑传五·刘恕》:“宵旰攻苦,不遗余力。”
生叔兄尚在,见两弟如冠玉,甚喜,晨夕恤顾之。又见~,倍益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