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52:26
“同音共律”由四个字组成:
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种音调或节律中共同发声,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某种情感、思想或行为上达成一致或共鸣。
“同音共律”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成语,可能是由现代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所衍生而来。可以认为其灵感来源于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中的和谐与共鸣,强调在某种规则下的协同与一致,可能与古代音乐、诗歌等相关。
“同音共律”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在含义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团队合作和社交活动中,“同音共律”反映了人们对共识、和谐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强调共鸣与合作的价值观愈加重要。
“同音共律”让我联想到音乐中的和声,带来一种和谐的感受。在交流中找到共鸣的瞬间,总能激发出更深的情感共鸣,这种感觉是温暖和鼓舞的。
在我的工作中,曾经参加过一个团队项目,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但经过多次沟通,我们在目标上达成了“同音共律”,最终成功地完成了项目。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共同目标的重要性。
在一个小诗中融入“同音共律”:
万物皆音共律同,
心随风舞自悠扬。
彼此共鸣情自暖,
携手同行路更长。
这首小诗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鸣,以及携手合作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与“同音共律”相似的表达可能是“harmony”或“resonance”。这些词汇在表达共同的情感、思想或目标时,常常被应用于音乐、艺术和人际关系的讨论中。
通过对“同音共律”的分析,我认识到这种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共鸣,也提醒我们在沟通中寻求共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彼此,提高交流的有效性。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中。
且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晋书·乐志》:“同音共律,以和万邦。”
《汉书·礼乐志》:“同音共律,以治百官。”
《宋书·乐志》:“同音共律,心体相宜。”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同音共律,克谐神人。”
《文心雕龙·声律》:“同音共律,声成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