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0:02
最后更新时间:
虚:假。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清史稿·文苑传·纪昀》:“昀学问渊博,名下无虚士。”
《明史·文苑传·杨慎》:“慎以博洽冠一时,名下无虚士。”
《宋史·文苑传·苏轼》:“轼文章议论,卓然成一家言,名下无虚士。”
《旧唐书·李靖传》:“世言靖精风角鸟占,未尝不震骇听闻,及观其行事,皆名下无虚士。”
《南史·陆厥传》:“时人谓之名下无虚士。”
~,秀成智勇足备,吾不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