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0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52:38
“名不虚得”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名字不是空穴来风,得到的名声是实至名归的”。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名声或称号与其实际才能、成就相符,强调其名声的真实性和价值。
“名不虚得”最早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为“名不虚得,德不孤。”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名声是通过真实的德行和功绩所获得的,强调名声与个人实际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该成语反映了古代对名声与德行的重视。
在不同的语境中,“名不虚得”可以用来:
在**传统文化中,名声与德行密切相关,强调个人的真实能力和道德修养。现代社会中,虽然竞争激烈,名声的获得方式多样化,但“名不虚得”的理念仍然强调诚实与真实的重要性,尤其在职场和社交中,真实的成就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名不虚得”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中默默耕耘的优秀人士,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个成语也提醒我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需注重自身的真实能力,而不是仅仅追求名声。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次参加学术竞赛,我的团队付出了大量努力,最终获得了奖项。回想起来,我觉得我们的成绩可以用“名不虚得”来形容,因为我们真正地付出了努力,取得了应得的成果。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英雄豪杰多,名不虚得声。
功绩留青史,德行传千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eserved reputation”或“merit-based recognition”。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个人的成就与名声的真实性,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名声与成就关系的共通理解。
通过对“名不虚得”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在生活中,真实的努力与成就才是获得他人尊重和认可的基础。这一成语提醒我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真实的自我,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倩娘端妍绝伦,紫云名不虚得。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倩娘端妍绝伦,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