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25:10
成语“不虚此行”字面意思是“这次行程没有白费”,表示经过某次旅行、出行或经历后,得到了有价值的收获或体验。它的基本含义是强调出行的意义,表明所获得的见闻或经历让人感到值得。
“不虚此行”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虽然具体的出处可能难以确切定位,但可以理解为它反映了一种传统价值观,即出行、游历能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并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通过游历来获得灵感和知识,写下了许多描绘出行经历的诗词,体现了这一成语的内涵。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出行和游历被看作是获取知识和丰富人生体验的重要方式。古人常常通过游览名胜古迹、学他人长处来提升自我。因此,“不虚此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体验,也蕴含了更深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实践、学*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出差、旅游、参加会议等。
“不虚此行”常常带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到行程的意义和价值。它引发的联想是对未来探索和尝试的期待,激励人们去体验更多的事情,获取更丰富的生活经历。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去了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虽然路途较远,且有些疲惫,但我参观了许多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回想起来,我心里默默地觉得这次旅行“不虚此行”。
在一个短篇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当小李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时,他心中充满了疑虑。经过几天的探索,他不仅结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当地的传统手艺,内心充满了感动。他对自己说,这次旅行真是‘不虚此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orth the trip”或“worth the effort”,它们同样传达了出行或努力后的成就感。在不同文化中,出行的意义和获取的经验也被广泛认可,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不虚此行”的分析,我深刻理解了这一成语在表达经历价值和实践意义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能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增强了与他人沟通的深度与广度。
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么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资治通鉴·唐纪》:“李泌曰:‘不虚此行,必有以也。’”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虚此行,必有以也。’”
《汉书·艺文志》:“刘向曰:‘不虚此行,必有以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吾闻之,不虚此行,必有以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使荀息如楚,楚子与之言,荀息曰:‘不虚此行。’”
我们这趟来北京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