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5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1:19
“力大无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力量巨大而且无穷无尽。它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体的力量非常强大,几乎没有限制。这个成语强调了力的强度和持续性,常常用来形容一些能够完成艰难任务的人,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表示一种无穷的潜力。
“力大无穷”成语的历史并不十分明确,但其构成的词汇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它可能与《庄子》或《史记》等古代经典中的描写力量和能力的段落有关。在这些文本中,力量常常被用来象征个人的能力和超越常人的特质。
“力大无穷”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强大力量;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赞美某人的能力,比如**员或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在演讲中,可能用于激励听众,强调潜力和能力的无限性。
在**文化中,力量常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武术、体育等领域。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力量的崇拜与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和智慧也被重视,但“力大无穷”仍然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体力劳动或需要毅力的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
“力大无穷”这个成语通常带有积极的情感,激励人们追求力量和潜力的发挥。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人物,既激励又令人钦佩。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马拉松比赛。在训练期间,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有“力大无穷”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比赛。这种心态让我在比赛中表现更好,也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内涵。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力大无穷”:
壮志凌云舞长风,
力大无穷破浪行。
山高水远皆可渡,
不畏艰难心向前。
这首诗表达了面对挑战时的坚定信念和无尽的力量。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strong as an ox”这样的表达,意指力量巨大,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力大无穷”,后者更强调持续的力量和潜力。不同文化对力量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社会价值观。
通过对“力大无穷”的学,我对力量的理解更加深入。这不仅是对身体力量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深刻的成语能提升我的表达能力,增强说话的感染力。
这些宫娥都是力大无穷,就如鹰拿燕雀一般,那里由他作主。
《三国志·魏志·典韦传》:“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后汉书·班超传》:“超为人,力大无穷,能持重。”
《汉书·王莽传》:“莽为人,力大无穷,能负重。”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力大无穷,能扛鼎。”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力大无穷,可以胜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三回:“这些宫娥都是力大无穷,就如鹰拿燕雀一般,那里由他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