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41:50
“意气自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因自己的能力、才华或成就而感到自得和骄傲。这个词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因为某种成功而表现出得意洋洋、心情愉快的状态。
“意气自得”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是“意气自得,非所望于人”。这个成语的背景反映了汉代士人的自信和骄傲,体现了当时对个人才能和成就的重视。
“意气自得”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自得其乐是一种被鼓励的心态,但过于意气自得则可能被视为自负。现代社会强调谦逊和合作,因此在社交场合中,过于张扬自我成就可能会引起反感。
“意气自得”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成功后的喜悦与骄傲。它既可以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也可能引发负面的情绪,如自满和孤立。因此,在表达时需要注意情感的平衡。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经因为一次考试的好成绩而感到意气自得。虽然那次成功带给我信心,但我也意识到,如果不继续努力,可能会被后续的挑战打败。
在一个故事中,主人公在获得全国作文比赛第一名后,意气自得地在学校走廊里走来走去,朋友们都为他祝贺。然而,随着新一届比赛的到来,他意识到自己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未来的表现,最终决定谦虚学*,继续努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ull of oneself”或“self-satisfied”,这些词汇都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通常用来形容过于自恋或自满的人。在不同文化中,对成功的表现和谦逊的要求各有不同。
通过对“意气自得”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自信与谦逊之间的平衡。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让我在不同情境中更加灵活地使用语言。
兄颢入洛,成败未分,便以意气自得为时人所笑。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第一卷:“刘伟明葊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下视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