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4:11
成语“笃信好古”的字面意思是“坚定地相信并喜爱古代的事物”。其中,“笃信”指的是深信不疑,坚信不移;“好古”则是指对古代文化、典籍、*俗等的喜爱和推崇。整体上,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信仰。
“笃信好古”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笃信好古,君子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当坚定信仰,尊重古代的文化智慧。它反映了儒家对于传统和古代经典的重视,强调了学*和传承古代智慧的重要性。
“笃信好古”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古代的典籍和思想被视为智慧的象征,笃信好古的态度反映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延续。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和创新得到重视,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仍然是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文化自信的语境中。
“笃信好古”让我联想到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与珍视。它唤起对古代智慧的思考,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我去探索和学*那些被遗忘的知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次关于古典诗词的讨论会,许多参与者都表现出对古文化的热爱。通过这个活动,我深刻体会到“笃信好古”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责任。
在一个秋日的黄昏,我坐在古老的书阁里,手捧一本千年古籍,心中泛起“笃信好古”的情怀,仿佛能听见古人的低语。时光在指尖流转,古老的智慧如同清泉般滋润着我的灵魂。
在西方文化中,对古典文化的重视同样存在,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复兴被称为“人文主义”。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古代智慧的推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其共鸣。
通过对“笃信好古”的学,我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语言表达中更能体现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今后的学和交流中,我会更加注重传统和历史的价值。
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信好古。
《宋史·隐逸传上》:“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召抟至,负于背,乳之曰:‘令汝更无嗜欲之累,真神仙中人也。’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文自负。”
《晋书·儒林传序》:“自永嘉之乱,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而鲁壁之文,不坠于地。”
《后汉书·班彪传》:“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家世簪缨,好古乐道,其意以为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