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4:19
“层见错出”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层层叠叠地出现”,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重叠或交错的状态。它可以指景象的丰富多彩,也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复杂性。
“层见错出”出自《红楼梦》。在第十七回中,贾宝玉在梦中看到许多美丽的女子,形成了一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象,从而产生了这一成语的使用。这个典故反映了作者对梦境和现实的交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层见错出”可以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来描绘复杂的情感、情境或景观。在日常对话中,也可用来形容事情的繁杂或多样性。在演讲中,使用该成语可以用来强调某个主题的多维性或复杂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层见错出可以反映出人们对美和复杂性的追求,尤其在艺术和文学作品中。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适用于形容信息多样化的现象,人们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必须学会分析和理解。
“层见错出”带给我一种丰富、复杂的感觉,联想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变化。它让我意识到,在处理问题时,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才能全面理解事物。
在一次团队讨论中,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项目,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意见,讨论中便充满了“层见错出”的状态,最终我们形成了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一个梦幻的夜晚,星星层见错出,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月光洒下,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在英语中,可以用“layer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例如“layered perspectives”,但往往缺少“错出”这种交错的复杂感。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描绘复杂景象的成语,但具体表达方式不同。
通过对“层见错出”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适当地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并能更好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我将继续在我的语言学中重视成语的使用,以提升我的表达能力。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明史·文苑传序》:“明初,文学之士承元季虞、柳、黄、吴之后,层见错出,多能以文章名世。”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自昔帝王,或勤劳庶政,或端拱无为,历代以来,层见错出。”
《梦溪笔谈·艺文一》:“自汉以来,世之学者多言《易》,其义理层见错出,非一人所能尽也。”
《文心雕龙·序志》:“观其剖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层见错出,各极其趣。”
《宋史·艺文志》:“诸家之说,层见错出,莫能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