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26:00
成语“予取予携”字面意思是“我可以取走什么,就可以带走什么”。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某种事物或人的控制权、支配权很大,通常用于形容对他人或事物的绝对掌控。
“予取予携”源于古代文献,其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常被引申为对他人行为的操控。这个成语的构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反映出古人对权力与控制的理解。它可以与古代的一些典故相关联,尤其是涉及权利和义务的情境。
这个成语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予取予携”反映出对权力和控制的理解。现代社会中,这种绝对的控制力逐渐被平等和合作的观念取代,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比如职场竞争中,仍然能看到这种现象的存在。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控制感和权力感,可能引发对权力关系的思考。在表达时,它能传达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操控与被操控的复杂心理。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团队合作中遇到一个成员非常强势,她在项目中常常表现出“予取予携”的态度,让其他成员感到被压制。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团队中权力分配的重要性。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一个遥远的王国,国王以“予取予携”的方式统治着人民,然而,一位勇敢的骑士决定挑战这种统治,带领人民追求自由与平等。
在英语中,可以用“have the upper hand”或“in control”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在文化背景上,西方往往更强调个体自由与权力的平衡,而东方文化中可能更注重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予取予携”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权力和控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理解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分析人际关系时更具深度。这个成语在表达绝对掌控时的用法,值得在日常交流中加以运用。
今且冻饿委沟壑,所馀更何长物之与有?予取予携,公等自为之!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予取予携,以快其意。”
《后汉书·袁绍传》:“予取予携,以济其私。”
《汉书·王莽传》:“予取予携,以成其志。”
《史记·项羽本纪》:“予取予携,无所不至。”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予取予携,无敢或违。”
为谋永远撤去我海关之屏障,以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