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2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8:05
成语“唇齿相依”字面意思是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形象地表达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引申义为彼此依赖,关系密切。一般用于形容两个事物或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唇齿相依”出自汉朝王充的《论衡·感邪》。原文中提到“唇齿相依,故有言。”这句话指出了两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强调了在社会或人际关系中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家庭和集体的观念,此成语反映了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紧密性。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个体主义有所增强,但“唇齿相依”的思想仍然存在于家庭、团队和国家之间,强调了合作与互助的重要性。
“唇齿相依”让我联想到亲密的友谊和团结的力量。在面对困难时,朋友之间的支持和帮助让我感到温暖与力量。这个成语使我意识到,无论在何种关系中,相互依赖都是维持和谐的重要因素。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一段与朋友的合作项目。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支持就像“唇齿相依”,在困难时刻互相扶持,使得项目最终成功。这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这个小村庄里,村民们如同唇齿相依,任何一户的困难都牵动着其他人的心。每当有人遭遇困境,其他人便会立刻伸出援手,正是这种紧密的关系让这个村庄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在英语中,与“唇齿相依”相似的表达是“interdependent”,意指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关系常常在家庭、友谊和合作中被强调,虽然表达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核心思想是相似的。
通过对“唇齿相依”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与支持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这种理解在未来的沟通中,将使我更加注重合作与团结的价值。
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宋史·外国传三·高丽》:“高丽与契丹为邻,如唇齿相依。”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十一年》:“晋、楚,唇齿相依。”
《汉书·地理志下》:“晋、楚,唇齿相依。”
《史记·晋世家》:“晋、楚,唇齿之国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楚之国,唇齿相依。”
三国时期,魏文帝想攻打吴国,御史中丞鲍勋面谏魏文帝说“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文帝不但不考虑有益的意见,反而十分愤怒地贬他为治书执法官
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不宜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