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5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1:49
“力挽颓风”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力去挽回已经衰败或低落的局面,尤其是指在困难或危急时刻的努力。基本含义是形容在逆境中竭尽全力去挽救、恢复希望或扭转局势。
“力挽颓风”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庄子·齐物论》中提到的“力挽狂澜”。这个成语的“颓风”意指已经衰败、倾斜的风,结合“力挽”表示用力去抓住、挽救,整体上体现了对抗不利局面、恢复生机的决心和努力。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日常对话等场景。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精神;在演讲中,常用来鼓励人们在困难时刻不放弃,继续奋斗。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工作、学*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力挽颓风”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这一成语仍然具有激励和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努力。
“力挽颓风”让我联想到奋斗和坚持的精神。它不仅是对逆境的挑战,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我在生活中也常常用这个成语来鼓励自己和他人,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时。
我曾在工作中遭遇瓶颈,项目进展缓慢,团队士气低落。虽然困难重重,但我努力采取措施,鼓舞团队,最终我们共同“力挽颓风”,成功完成了项目,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意义。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将“力挽颓风”融入其中:
风起云涌意难平,
力挽颓风不畏惧。
千山万水皆可渡,
心中信念永不弃。
在英语中,“turn the tide”可以与“力挽颓风”相对应,意指扭转局势。两者都强调在逆境中努力改变现状的决心和行动,但在文化语境上,中文成语更强调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通过对“力挽颓风”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语言学的一个方面,也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这个成语在我的表达中将变得更加丰富,它提醒我在逆境中保持希望与努力。
李献吉何仲默二学宪气象弘阔,词彩精确。力挽颓风,复臻古雅。
《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以文章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炯、照邻、宾王力挽颓风,勃文章尤长于碑颂。”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炯、照邻、宾王力挽颓风,勃文章尤长于碑颂。”
《清史稿·文苑传一·王士祯》:“士祯以诗文领袖江左,力挽颓风,学者翕然从之。”
《明史·文苑传三·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生,时力挽颓风,为世所重。”
《宋史·文苑传五·黄庭坚》:“时祖宗之法,坏于熙、丰,而崇、观以来,力挽颓风,欲还祖宗之旧。”
智欲萌芽,权尤未复,期君~,化痼学应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