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4:46
“木坏山颓”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树木枯萎,山体倾斜”。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一个事物破败不堪,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引申义是指人或事物的衰败、失落或困境。
该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从字面上看,可以推测与古代山水画或古诗词有一定的关联,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衰败和凋零。它可能反映了古人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敏感和对衰败现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木坏山颓”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木坏山颓”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体现出一种对衰败现象的哀伤和反思。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该成语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成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提醒。
该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历史遗迹的消逝,甚至个人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它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资源与环境。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座古老的寺庙,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木坏山颓,墙壁剥落,香火日渐稀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禁思考起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感受到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漫步在曾经繁华的街区,四周的树木已是木坏山颓,落叶满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如今的寂寥。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有“衰败的城市”或“凋零的花园”等,虽然具体表述不同,但都传达了对衰退现象的感慨与对生机的渴望。在英语中,可以用“faded glor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木坏山颓”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衰败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生命、环境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们关注周围的变化,珍惜现有的一切。
~,江城付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