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2:03
成语“力有未逮”字面意思是力量尚未达到,形容能力、力量不足以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目标。它通常用来表达一种自我谦逊或承认自身局限的态度。
“力有未逮”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原句为“君子之道,力有未逮”。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君子行为的要求,强调了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和谦逊态度。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日常对话等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谦逊被视为一种美德,"力有未逮"体现了这种谦逊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在职场或学中也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进而寻求帮助或持续进步。
“力有未逮”给人一种谦逊和自省的情感反应,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增强自我反思的能力。这种意识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使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理智和务实。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多次感受到“力有未逮”。例如,面对难度较大的项目时,我会承认自己在某些领域的不足,并主动寻求同事的帮助,这样不仅能顺利完成任务,也能促进团队的合作与交流。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高山仰止志已远,
力有未逮行难前。
虽无千里之行勇,
愿逐微光向前延。
这展现了在面对高远理想时,虽有力不从心的无奈,但仍然愿意努力追求的决心。
在英语中,可以用“out of one's depth”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某人在某种情况下能力不足。这种表达也反映了对个人能力的诚实认知,但可能不如“力有未逮”那样强调谦逊的美德。
通过对成语“力有未逮”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我认识与谦逊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在我的学与工作中提供了反思的视角。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勇于寻求帮助,是个人成长的关键。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力有未逮,不能遂志。”
《后汉书·班超传》:“力有未逮,不能复进。”
《汉书·王莽传下》:“力有未逮,不能自拔。”
《史记·项羽本纪》:“力有未逮,故不能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力有未逮,是以不果。”
他一直希望能化解这两家的仇恨,但~,他们仍然争吵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