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4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5:24
成语“人烟阜盛”的字面意思是“人烟稠密,兴盛繁荣”。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地方人口众多、生活繁荣的景象,体现出热闹、繁荣的社会状态。
“人烟阜盛”出自古代文献,具体出处不详,但其结构和用法在古诗文中常见。成语中的“人烟”指的是人们的生存和活动,而“阜盛”则意指繁荣昌盛,二者结合反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社会状态。
该成语在不同场合的使用十分广泛:
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农村社会,人口的聚集和繁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烟阜盛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富裕,也象征着家庭与社区的团结。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描述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的发展时。
“人烟阜盛”让我联想到热闹的集市、欢庆的节日,以及人们团聚时的幸福感。这种繁荣的景象不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归属感。
在我家乡的集市上,每到节假日,人烟阜盛,大家都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和交流。这种热闹的场面让我感受到强烈的社区归属感。
在一个秋天的诗句中,我可以写到: “黄叶舞,烟雾起,村庄里人烟阜盛, 欢声笑语飘满天,秋收时节乐无穷。”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stling with life”或“teeming with people”,都传达了人多热闹的景象。这些表达在使用上也强调了社会的活力和人际互动。
通过对“人烟阜盛”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人口和繁荣的描述,更是对社会活力和人际关系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沟通更加生动和形象。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城郭人烟阜盛,商旅云集。”
《宋史·食货志》:“京城内外,人烟阜盛,市肆繁盛。”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四方商贾辐辏,人烟阜盛。”
《梦溪笔谈》卷十七:“京师人烟阜盛,百物皆备。”
《东京梦华录》卷三:“市井人烟阜盛,车马喧阗。”
稻田尽头的平原上出现了一座~、楼厦密集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