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33:48
“物殷俗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物质丰富,风俗繁荣”。其中,“物殷”指物质财富丰盈,生意兴隆;“俗阜”则指风俗*惯发达,社会风气良好。整体而言,该成语形容一个地方经济繁荣、社会风气良好,民众生活富裕。
“物殷俗阜”出自《尚书·禹贡》,原文提到“地广物阜”,后世文人对其进行了引申和演绎。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兴旺发达的期望,反映了对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裕的追求。
“物殷俗阜”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政治报告、经济分析等场合。例如,在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强调其繁荣的景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在语境上各有不同,使用时需注意差异。
“物殷俗阜”反映了社会对经济繁荣和良好风俗的向往。在**传统文化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常常被视为重要的治理目标。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谈及国家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时,常常会引用。
“物殷俗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令人联想到繁荣富裕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文化的繁荣。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周围的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我常常会用“物殷俗阜”来形容我的家乡。每当我回到家乡,看到新建的商场和蓬勃发展的产业,心中都会感慨万千,觉得这个成语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的感受。
在写作中,我尝试将“物殷俗阜”融入到一首诗中:
青山绿水间,物殷俗阜兴;
繁花似锦日,民心共此生。
这首小诗表达了对经济繁荣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rosperous society”或“affluent community”,这些表达同样强调经济和社会的繁荣。然而,文化对待财富和风俗的态度可能存在差异,具体语境下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通过对“物殷俗阜”的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象征。它在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帮助我在语言学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汉字的内涵和文化的底蕴。这个成语的使用让我更好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宋·王谠《唐语林·规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