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23:01
“恭逢其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恭敬地迎接盛大的场合”。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重要的、盛大的时刻或场合中,表现出恭敬和礼貌,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重要活动或庆典中表达的尊重和祝贺。
“恭逢其盛”出自《礼记·曲礼下》,原文中提到“恭逢”,表示在重要的场合中保持恭敬的态度。这个成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礼仪的重视,强调在重大中要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礼貌。
这个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重大场合如婚礼、节庆、升迁等,恭逢其盛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强调在重要活动中应保持礼貌和尊重。
“恭逢其盛”给人一种温暖和敬意的感受,常常联想起传统节日、庆典和重要时刻的喜悦。它提醒人们在重要时刻保持谦逊和尊重,增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好。
在一次亲友的婚礼上,我深刻体会到了“恭逢其盛”的意义。在婚礼上,大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尊重,气氛热烈而温馨。我也因此感受到参与这种重要时刻的荣幸,努力表达我的祝福和礼仪。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古老的王国,国王举办盛大的庆典,邀请四方宾客。小镇上的一位年轻人怀着忐忑的心情赶来,他在庆典上恭逢其盛,看到国王的风采,心中激动不已。他向国王献上了一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敬意,国王被感动,赐予他一个官职,从此年轻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英语中,“恭逢其盛”可以与“to be part of a grand occasion”相对应。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在重要场合保持礼貌与尊重的思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恭逢其盛”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尊重和礼仪在社交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他人的礼貌,更是对自己修养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将努力践行这一成语的精神,尊重每一个重要的时刻和场合。
这是卿等调燮之功,使朕恭逢其盛。
《宋史·文苑传·苏轼》:“苏轼恭逢其盛,以文章动天下。”
《文选·张衡·西京赋》:“衡恭逢其盛,以赋颂其事。”
《汉书·艺文志》:“司马相如恭逢其盛,以辞赋显名。”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恭逢其盛,以礼乐教天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恭逢其盛,以礼见王。”
可惜今年殿试都不能~,愚姐妹向来并未用功,今年不去,倒是借此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