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23:00
“息怒停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停止愤怒,停止发怒”。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平息心中的怒火,抑制愤怒情绪,通常用于劝说他人不要生气或冷静下来。
“息怒停瞋”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其构成的每个字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息”意为停止或平息,常用于表示安静或冷静;“怒”指愤怒的情绪;“停”有停止的意思;“瞋”则是发怒、怒视的表现。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情绪管理的重视,强调控制愤怒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绪管理一直被视为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息怒停瞋”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和谐与自我控制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职场冲突时,劝导他人冷静思考和处理问题非常重要。
“息怒停瞋”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平和与理智的联想。当人们听到或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感到一种冷静下来后的释然与安慰,提醒自己或他人要理智处理问题。
在我生活中,曾经因为工作上的误会和同事发生争执,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我意识到要“息怒停瞋”,冷静思考问题的根源,最终和同事达成了共识,解决了矛盾。
在某一天,夕阳西下,朋友们围坐在篝火旁,争论着各自的观点。忽然,我站起来说道:“让我们息怒停瞋,听听彼此的想法,或许就能找到共同的答案。”这个瞬间,大家都安静下来,开始认真倾听。
在英语中,“calm down”或“cool off”可以与“息怒停瞋”相对应,表达相似的意思,劝人冷静。然而,中文成语通过其文化背景和语境,往往蕴含更深的情感和道德教训。
通过对“息怒停瞋”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高我的沟通能力和情商。
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金瓶梅》第二十三回:“西门庆听了,方才息怒停瞋,说道:‘你这话说得是。’”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唐僧见悟空息怒停瞋,乃道:‘徒弟,你这般行事,却是为何?’”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见周瑜息怒停瞋,乃笑曰:‘公瑾何必如此?’”
《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宋江听了,便息怒停瞋,说道:‘兄弟,你这话却是。’”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方才息怒停瞋,笑道:‘你这话说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