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9:34
“孤立无援”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孤单地处于一种没有支持和帮助的状态。基本含义是形容处境艰难,缺乏他人的支持或帮助,常常带有悲哀和无助的情感色彩。
“孤立无援”的成语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组成部分“孤立”和“无援”都是常用的汉字,反映了古代人们在生活中对孤独和无助状态的普遍感受。该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文献,常用于描绘那些在困境中没有外界支持的人或事。
“孤立无援”在不同的语境下都有广泛的使用。例如:
在**传统文化中,“孤立无援”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脆弱性。特别是在儒家文化强调的群体主义和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孤立被视为一种不幸的状态。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这一成语的使用依然适用,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社会挑战和个人困境时的无助感。
“孤立无援”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常常让我想到在逆境中拼搏的勇气与无奈。它使我反思生活中支持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困难时刻,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是多么宝贵。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次我在一个重要的项目中遇到了困难,由于团队成员的分歧,我感到孤立无援。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在今后的合作中更注重沟通与协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运用“孤立无援”:
夜深人静独行舟,孤立无援影相随。
月冷星稀心似水,长风破浪不觉愁。
这里用“孤立无援”表达了夜行者的孤独与无助,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all alone”或“isolated”,同样传达出孤独和缺乏支持的感觉。然而,在不同文化中对于孤独的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某些文化中,孤独被视为对自我反思的宝贵机会,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的状态。
通过对“孤立无援”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在语言表达中,情感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在描述个人境遇时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交流中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他人处境的同情与理解。在以后的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使用此类成语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
《资治通鉴·唐纪》:“李密孤立无援,遂降于唐。”
《后汉书·袁绍传》:“绍孤立无援,终为曹操所败。”
《汉书·王莽传》:“莽孤立无援,遂为天下所共诛。”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孤立无援,乃夜亡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孤立无援,国之危也。”
庄公既碍姜氏之面,又度公孙滑~,不能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