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3:33
成语“不劳而食”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不经过劳动就吃饭”,引申为指没有付出努力就想要获得利益或享受,通常带有贬义,指责那些不愿付出努力却想要得到回报的人。
“不劳而食”最早见于《论语·里仁》。孔子提到“君子不器”,强调君子应当有作为,而不应依赖于他人的劳动。古人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正是对那些不愿意劳动却想要享受成果的人的批评。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愿意努力工作却想要获取利益的人。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比喻那些依赖别人的成功。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于劝诫他人要努力工作,不要期望轻松获得成果。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劳动被视为美德,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获得成果。因此,“不劳而食”不仅是一种对个人懒惰的批评,也反映了社会对勤劳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奋斗的环境中。
“不劳而食”让我联想到对懒惰和依赖心理的反感。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努力工作,付出相应的努力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成语的使用也能引发我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在我大学期间,有一次小组作业中,有一位同学总是依赖其他成员的贡献,最终在成绩上获得了与大家一样的评价。虽然我们团队的合作很愉快,但我心里始终对这位同学的不劳而食感到不满。这让我明白了在团队中,付出与收获是相辅相成的。
在夜空下,星星繁多,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而我却在此静思,若不劳而食,那颗明亮的星星又何以照亮大地?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每一次努力的付出,才换来心灵的丰盈和生活的光彩。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to reap without sowing”,意为“收获而不播种”,也传达了类似的思想,即想要获得成果必须付出努力。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体现了对懒惰行为的批评。
通过对“不劳而食”这个成语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和社会对付出的认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坚持努力,追求真实的成果,而不是依赖他人的努力。它在我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上都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一品是性善的,即不劳而食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本性。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不劳而食,非义也。”
《后汉书·王符传》:“不劳而食,非仁也。”
《汉书·食货志下》:“不劳而食,民之所恶也。”
《史记·平准书》:“是以不劳而食者,天下之所共疾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不劳而食者,谓之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