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3:01
成语“百喙莫明”字面意思是“百个嘴巴也说不清”,意思是形容事情复杂,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它强调了多种声音和意见的混乱,无法达成共识。
该成语的历史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中对复杂情况和众说纷纭的描述。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反映了人们对于复杂事务的无奈与困惑。
“百喙莫明”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观点多元化,导致许多问题上出现“百喙莫明”的现象。尤其在社交媒体上,各种声音交织,常常让人感到困惑。该成语反映了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识与思考。
“百喙莫明”让我联想到无力感和困惑。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或人际关系时,常常会感到难以理清思路。这种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反应。
在一次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会上,大家对某个政策各抒己见,结果讨论变得非常混乱。这时我用“百喙莫明”形容大家的意见,既表达了困惑,也引导大家集中讨论。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百喙莫明声似海,众音交错难寻理。唯有心声静如水,方知真意在其中。”
在英语中,“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强调人多反而容易出错或产生混乱。这种表达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复杂情况和多元观点的共识。
通过对“百喙莫明”的学*,我意识到在沟通中清晰表达的重要性,尤其在复杂的讨论中,如何有效汇聚各方意见,达成共识,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这一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也提醒我在日常交流中注意简洁明了。
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莫明。
《宋史·岳飞传》:“飞曰:‘百喙莫明,吾何以自解?’”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曰:‘百喙莫明,吾何以自解?’”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百喙莫明,吾何以自解?’”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百喙莫明,吾何以自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百喙莫明,吾何以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