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1:17
成语“睹景伤情”的字面意思是“看到某种情景而感伤”,指的是在看到某种景象或事物时,产生了伤感、怀念或触动的情绪。基本含义是通过某种景象勾起内心的情感,引发思绪,往往与过往的经历、亲情、友情等相关。
“睹景伤情”出自古典文学,虽然未必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许多古代诗词中都表现出“看到景象而感伤”的主题,尤其是与离别、怀旧相关的作品。例如,许多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故人或往事的怀念。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人对情感细腻的观察与表达。
“睹景伤情”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睹景伤情”在**文化中反映了对情感的细腻理解和对往事的珍视。尤其在传统文化中,离别、思乡是常见主题,成语表达的情感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能够引起共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因某些景象而回忆过去,产生情感共鸣。
“睹景伤情”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柔而又略带悲伤的,联想到那些逝去的时光和亲友。它提醒我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珍贵。
在一次与老朋友聚会时,我们一起翻看旧照片,看到一些曾经的欢笑瞬间,不禁感慨“这真是睹景伤情”,让人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
在一个诗句中: “春风拂面柳如烟,睹景伤情泪满衫。 往事如潮心潮涌,唯余孤影伴夜谈。”
在英语中,可以用“nostalgia”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睹景伤情”更强调景象与情感之间的直接关系。不同文化中对怀旧的表达各有特点,但普遍都能引发对往事的感怀。
通过对“睹景伤情”的学,我认识到它在语言表达中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更是对人类记忆和情感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细微的情感变化,也促使我在语言学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与理解。
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归。
《宋史·文苑传·苏轼》:“苏轼游赤壁,睹景伤情,作《赤壁赋》。”
《唐诗纪事·杜甫》:“杜甫登高,睹景伤情,作《登高》诗。”
《世说新语·伤逝》:“王羲之睹景伤情,因赋《兰亭集序》。”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睹景伤情,叹曰:‘此地曾是我与小倩初遇之处。’”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睹景伤情,不觉滴下泪来。”
请不要在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