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33:55
“颖脱而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像尖头的东西一样脱离或突出。引申义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群体中表现突出,显得特别出众,或是从众多事物中脱颖而出。
“颖脱而出”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一书,原文是“出于众人之上,卓尔不群,故曰颖脱”。这个成语的背景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尤其是在传统和现代社会中,强调个体的突出表现常常与个人的努力、才华和运气有关。“颖脱而出”不仅反映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也体现了社会对杰出人才的尊重和追求。
“颖脱而出”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积极向上的,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自我、追求梦想的人。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我也曾经历过从平庸到“颖脱而出”的过程。在一次项目中,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的创意得到了认可,最终被团队采纳,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成语的含义。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众花竞艳争妍色,唯有君子颖脱出。 风中独笑傲群芳,才华横溢世无双。”
在英语中,“stand out”或“rise above the crowd”有类似的含义,表示在某个群体中表现优异。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卓越性。
通过对“颖脱而出”的学,我对其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是一种激励,提醒我在生活和学中不断追求卓越。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激发了我对优秀表现的追求和对个体价值的重视。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自得~,即其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