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0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56:00
“饥不暇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饥饿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们处于极度饥饿或困境中,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吃东西,体现了一种紧迫感和无暇顾及其他的状态。
“饥不暇食”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文中描述了一个人在极度饥饿时找不到时间去进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困境。此成语强调了在困苦状况下人们的无奈与急迫,揭示了生活的艰辛。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紧张、忙碌或艰难的情况下,无法顾及其他事情的状态。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能会用来形容战乱时期民众的苦难;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工作繁忙导致的生活节奏加快。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粮食的短缺和饥荒常常成为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饥不暇食”这个成语体现了对人们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条件普遍改善,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依然可能感受到“饥不暇食”的压力,尤其是在工作与生活平衡难以实现的情况下。
该成语给人一种紧迫和无奈的感觉,能够引发对生活困境的共鸣。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挣扎的人们,激发出对他人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和拥有的资源。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工作,常常因为赶项目而忘记吃饭,真实地体会到“饥不暇食”的状态。这种经历让我意识到,虽然工作重要,但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样不可忽视。
在某个小故事中,可以加入如下情节: 在那个小镇上,人们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村民们忙着寻找食物和水源,饥不暇食,甚至连孩子们的哭声都被风声淹没。就在这时,村里的老奶奶提议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尽管肚子咕咕作响,但他们齐心协力,最终克服了困难。
在英语中,可以用“starving for time”来传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在忙碌中连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不同文化中都有表达对忙碌生活的反思和对困境的描述,但具体的用词和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饥不暇食”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在表达困境与忙碌状态时的独特性。它不仅在语言学中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在生活中提醒我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珍惜每一个能够安静享受生活的时刻。
饥不暇食,思不敢归,劳不敢息。
日不为暑,风不为寒,渴不暇饮,~,孳孳焉从于王事者,赏使之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