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1:24
“在人耳目”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人的耳朵和眼睛面前”,引申为某事物或情况处在公众的关注之下,容易被人注意到。它常用来形容某些事情或现象非常显眼,令人难以忽视。
“在人耳目”这一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古代文献中对“耳目”二字的使用有关。耳目常指听觉和视觉,强调感知的能力。在传统文化中,耳目也常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相关。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极大增强了“在人耳目”的适用性。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使得很多事件能够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形成“热点话题”。这个成语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映了社会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事件的兴趣。
“在人耳目”给人一种紧迫感和关注度的联想,常常与热门话题、公众事件相关联。它使我思考如何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中,筛选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内容。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会,会上提到的某项倡导活动“在人耳目”,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这让我意识到公众关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点推动社会进步。
可以尝试将此成语融入诗句中: “春风化雨润心田,环保之声在人耳目; 人人齐心共努力,地球未来更美好。”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in the public eye”,指代某人或某事受到公众关注。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都是强调显著性和关注度。
通过对“在人耳目”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表达显著性的成语,也是对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与公众关注现象的反映。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
明·张岱《奇字问·序》:”近取《左(传)》、《国(语)》、《史记》……诸书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释之。”
豫省一灾,官吏以吞赈款兴大狱,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