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3:39
“材轻德”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材料轻,品德弱”。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和品德都很低,无法胜任重要的工作或责任。这个成语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认为人不仅需具备能力,更需有高尚的品德。
“材轻德*”出自《汉书·王莽传》。王莽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具备权谋的人,但其实他的人品和德行并不高。在历史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虽有才能却缺乏德行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批评那些能力虽强但品德低下的人物。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或同事在工作中虽然能干,但由于品德问题而不值得信任。在演讲中,可以用来警示听众重视道德修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德行被视为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社会普遍重视品德教育,因此“材轻德”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职场伦理和个人发展上,强调道德与能力的统一。
“材轻德*”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个人虽然能力出众,却因缺乏品德而终究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它提醒我在追求成功时,不仅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还要注重道德修养。
在我参与的一个团队项目中,有一位同事虽然技术能力强,但常常忽视团队合作,甚至在工作中不尊重他人。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到失望,正是“材轻德*”所描述的情形。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到一个年轻的工匠,技艺高超,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最终因品德问题被行业排斥,体现“材轻德*”的教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all show and no substance”,也强调表面能力与内在品质的对比,反映了相似的价值观。
通过对“材轻德”的学,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品德与能力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林甫材轻德薄,不足以当宰相之任。”
《后汉书·袁绍传》:“绍材轻德薄,不足以自存。”
《汉书·王莽传下》:“莽自知材轻德薄,不足以服众。”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材轻德薄,不足以当大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材轻德薄,不足以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