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0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6:11
成语“才貌两全”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兼具才华和美貌,既有内在的才能,又有外在的吸引力。基本含义强调的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通常用于形容女性,但也可以用来形容男性。
“才貌两全”这个成语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两个部分“才”和“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广泛出现,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汉代的《礼记》、唐代的诗歌以及宋代的词曲中均有类似表达。
“才貌两全”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形容人物的理想形象;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赞美某人的综合素质;在演讲中,可能用于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才貌被认为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婚姻选择上,才貌两全的理想形象常被推崇。然而,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内在素质与能力逐渐被更重视,才貌两全的观念可能有所调整。
“才貌两全”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向上的,令人向往。它引发对完美人选的憧憬,也可能带来压力,让人觉得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个同学,既聪明又美丽,常常被老师和同学赞美为“才貌两全”。她的成功激励了我,让我意识到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在学习和形象上都更加努力。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才貌两全”:
在花影摇曳的晨曦间, 她笑靥如花,才华横溢。 才貌两全的美丽身影, 仿佛是梦中不愿醒的奇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为“beauty and brains”,强调一个人既美丽又聪明。不同文化对这一概念的看法存在差异,但普遍认为全面发展是理想的人生状态。
通过对“才貌两全”的学习,我深刻理解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特质的赞美,也是对全面发展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我的表达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
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少俊。
《明史·文苑传三·徐渭》:“渭才貌两全,诗文书画皆精绝。”
《宋史·文苑传六·李廌》:“廌才貌两全,尤工诗赋。”
《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勃才貌两全,时称神童。”
《南史·萧子显传》:“子显才貌两全,尤善属文。”
《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才貌两全,时人以为美谈。”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