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9:41
成语“德隆望重”由四个字组成:“德”表示道德、品德;“隆”意为厚重、充实;“望”表示声望、名望;“重”则是指重要、尊重。整体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声望极高,受到他人的尊敬和仰慕。
“德隆望重”并没有明确的古代典故出处,但可推测其形成与**传统文化中对品德与声望的重视有关。古代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认为一个人的德行能够影响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他人的尊重。
“德隆望重”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德行被视为个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普遍尊重那些道德高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因此,“德隆望重”不仅仅是对个体的赞赏,也反映了社会对品德的重视。
“德隆望重”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崇敬的情感,联想到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物。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我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位退休教师,他德隆望重,常常受邀在社区活动中发言。他的教诲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意识到品德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德隆望重”:
山川有灵德隆望,
桃李无言春满堂。
一言一行皆作范,
千古流芳共此长。
在英语中,可以用“highly respected”或“esteem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表达往往不如“德隆望重”那样综合地体现品德与声望的结合。
通过对“德隆望重”的学*,我认识到道德与声望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追求个人成就时,更加注重品德的修养和社会责任。
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旧唐书·魏徵传》:“魏徵,字玄成,钜鹿曲阳人。德隆望重,为太宗朝名臣。”
《清史稿·张廷玉传》:“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德隆望重,为雍正、乾隆两朝宰辅。”
《明史·徐阶传》:“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德隆望重,为内阁首辅。”
《宋史·赵普传》:“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德隆望重,为相二十余年。”
《晋书·王导传》:“王导,字茂弘,琅邪临沂人也。德隆望重,为时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