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8:43
“德才兼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品德和才能都具备”。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才能和技能。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全面发展,既有良好的品德,又有过硬的本领。
“德才兼备”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原句是“孔明之德才兼备”。在**传统文化中,德和才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德代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行,才则指其专业能力和才华。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德才兼备”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德与才的结合被视为理想的人格特征,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强调“德”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许多人开始重视“才”,但“德才兼备”的理念仍然是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德才兼备”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传达了一种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在表达时,它可以激励他人追求全面发展,成为更好的人。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常常以“德才兼备”的标准来评估自己和他人。比如,在选择朋友时,我倾向于与那些既有才华又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同时,在工作中,我也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力求做到德才兼备。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德才兼备”:
风华正茂德才兼备,
桃李满天下情意绵绵。
愿我一生追求不息,
立志成才报国无怨。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well-rounded individual”来表达,强调一个人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在不同文化中,强调的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对全面发展的追求是共通的。
通过对“德才兼备”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个人品德与才能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思考中更注重品德与能力的平衡,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标。
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宋史·岳飞传》:“岳飞忠义之志,德才兼备,为国之栋梁。”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德才兼备,文章冠世。”
《汉书·艺文志》:“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言德才兼备,乃为上品。”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德才兼备,为天下所宗。”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君子谓:‘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此二人者,德才兼备,故能辅成霸业。”
陈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