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4:36
“泪下如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眼泪像雨一样落下”。它形容一个人非常悲伤,眼泪流淌不止,情感极为激动,通常用于描述悲痛或心情低落的情境。
该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可能是从古代诗词中演变而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泪”与“雨”进行比喻,表达悲伤的情感。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诗作中多次提到泪水与雨水的相似之处,展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代人对情感表达的细腻与敏感。
“泪下如雨”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泪水常常被视为情感的表现,尤其是在悲伤的情境下。成语“泪下如雨”体现了对情感的重视和对悲痛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情感表达还是影视作品中的剧情发展,该成语依然适用,反映了人们对情感的共鸣。
“泪下如雨”让我联想到那些悲伤的时刻,比如失去亲人或朋友的痛苦。这种情感在语言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能够引发共鸣,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悲伤的复杂性。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位亲人的离世,那时我确实感受到“泪下如雨”的情景。回忆起那段时间,自己的情感难以用语言表达,眼泪成了表达心情的唯一方式。
在某个雨夜,孤独的我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细雨,心中感慨万千: “窗外雨滴轻声敲打, 我心如潮水般涌动。 泪下如雨,愁绪满怀, 记忆如影,难以割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是“crying like a river”或“tears streamed down”,都传达了悲痛和情感的倾泻。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对于悲伤的表达方式却有着相似之处,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通过对“泪下如雨”的学,我对汉语成语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悲伤情绪的描述,更是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探索。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表达,增进对文化的理解。
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后汉书·皇后纪下》:“帝闻之,泪下如雨。”
《汉书·王莽传下》:“莽闻之,泪下如雨。”
《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闻之,泪下如雨。”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听了,不禁泪下如雨。”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见孤鹤集于塔顶,曼声天末,君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