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4:39
“泪出痛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眼泪流出,肠子也感到痛苦”。它主要形容因悲伤、痛苦而流泪,突出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基本含义是形容非常悲痛或心碎的情感状态。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因遭遇不幸而悲伤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切感受。成语中“泪出”与“痛肠”结合,生动地描绘了悲痛至极的情感。
“泪出痛肠”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描绘悲伤、失落或绝望的情境时。此外,在日常对话和演讲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经历悲痛**时的情感反应。例如,描述失去亲人、失去爱情或经历重大挫折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情感表达往往是内敛而深沉的。成语“泪出痛肠”所表达的情感,反映了对悲痛经历的深刻体验。这种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悲伤时,能够引起共鸣和理解。
“泪出痛肠”常常让我联想到失去与怀念的情感。它不仅仅是悲伤的表达,更是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在表达时,它可以使听众更容易感同身受,增强情感的传达效果。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段失去朋友的时光,那种痛苦的感觉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泪出痛肠”的含义。在朋友离世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悲伤,眼泪止不住地流下,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合“泪出痛肠”:
夜雨潇潇灯下影,
泪出痛肠心欲绝。
往事如烟随风逝,
只留孤影伴冷月。
通过这种方式,成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表现和传达。
在英语中,类似于“泪出痛肠”的表达可以是“heartbroken”。这两个表达都强调了情感的深度和痛苦,但在文化背景下,中文成语往往更加强调细腻的内心感受,而英语则可能更偏向直接的情感表达。
通过对“泪出痛肠”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悲伤情感的复杂性和表达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学,也让我在与人交流时,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情感。这一成语在我的表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我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受。
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又作么生?’师曰:‘泪出痛肠。’
《汉书·王莽传下》:“莽闻之,泪出痛肠,曰:‘吾不德,以至于此。’”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闻之,泪出痛肠,曰:‘吾不德,以至于此。’”
《聊斋志异·聂小倩》:“生闻之,泪出痛肠,誓不与鬼为伍。”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听了,不觉痴倒,泪出痛肠。”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事实两难,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