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4:53
“泫然流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泪水盈眶,流下眼泪”。其中,“泫然”指眼泪流出的样子,“流涕”则是流泪的意思。整体上,它形容人因悲伤而流泪的情景,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泫然流涕”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为“泫然流涕,哀其亡国之痛”,描述了人们因国家灭亡而悲痛流泪的情景。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国家和家族感情的重视,以及因为失去而产生的深刻悲伤。
“泫然流涕”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物因遭遇悲惨**而痛哭流涕的状态。在日常对话中,虽然较为文雅,但也可以用来表达因感动或悲痛而流泪的情感。例如,在演讲中,讲述某些感人故事时,也可以适时使用该成语以增强情感的表达。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泪水常常被视为情感的直接表达,特别是在悲痛或感动时。成语“泫然流涕”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对集体、对历史和对亲情的深刻理解。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在表达情感时可能更加内敛,但在特定场合,如悼念活动、感人的故事分享等,仍然适用此成语。
“泫然流涕”让我联想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在面对重大挫折时的无助感。这个成语在我心中代表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人与事。
我记得在一次亲友的追悼会上,大家都泫然流涕,回忆起与逝者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个时刻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的关系。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独行思故友,
泫然流涕泪如雨。
往昔欢笑随风逝,
唯留心中痛与愁。
这首诗通过“泫然流涕”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惋惜与悲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rying bitterly”或“in tears”,虽然没有成语的形式,但同样传达了深切的情感。然而,文化背景不同,某些情况下对泪水的接受程度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某些文化中,流泪被视为脆弱的表现,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表达情感则被认为是人性的一部分。
通过对“泫然流涕”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的使用使我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细腻,尤其是在讲述感人故事或经历时,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悲痛与感动的情绪。对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乃至闻李唐之谏,泫然流涕,而不敢修寝门之节。
念母老子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