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7:54
成语“妙绝人寰”的字面意思是“极其美妙,超越人间”。它用来形容事物的美好和独特,通常指艺术、风景或人物的卓越表现,意味着达到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极致境界。
“妙绝人寰”出自宋代文学家李清照的作品《如梦令》。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描绘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与向往。成语的形成源于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对其难以言表的感慨。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虽然在表达美好事物时有所相似,但“妙绝人寰”强调的是一种超越常人理解的美。
在文化中,对美的追求贯穿于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妙绝人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美的崇高理想和对自然、艺术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这种对于美的追求依然适用,常被用于描绘优秀的艺术作品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妙绝人寰”常常带给人一种感动和敬畏的情感,联想到自然奇观或艺术的巅峰之作。它激发了对美的向往和对卓越成就的敬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在一次旅行中,我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看到了壮观的日出,心中不禁感慨:“这真是妙绝人寰的景色!”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也促使我在日常交流中主动使用这一成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朝霞映山川,妙绝人寰景,
清风拂柳绿,似梦如诗行。
通过这样的表达,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了对美的赞美。
在英语中,尽管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beyond compare”或“out of this world”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事物的独特与美好,但在文化背景与使用场合上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对“妙绝人寰”的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语言的魅力及其在表达美好事物时的精准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交流中更加自如地表达对美的感受和赞美。
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清史稿·文苑传·郑板桥》:“板桥之书,妙绝人寰。”
《明史·文苑传·徐渭》:“渭之画,妙绝人寰。”
《宋史·文苑传·苏轼》:“轼之文,妙绝人寰。”
《唐诗纪事·李白》:“白所作《将进酒》,妙绝人寰。”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问曰:‘卿等以为何如?’对曰:‘妙绝人寰。’”
雨后云成缥缈山,虎儿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