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46:30
成语“移风改俗”字面意思是“改变风气和俗”,其中“移风”指的是改变社会风气,“改俗”则是指改变传统俗。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积极的措施,推动社会风气和风俗*惯的改变,以达到更为积极向上的社会状态。
“移风改俗”出自《后汉书·王允传》:“以风教移风,改俗*。”在历史上,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和政治家对社会风气进行改革的渴望和努力,强调通过教育和文化引导来改变不良风俗。
“移风改俗”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移风改俗的意义深远,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新思想的渴望。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移风改俗的必要性更加凸显,人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
“移风改俗”给人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体现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它让我联想到改革的艰辛和希望,激励我在生活中积极推动改变。
在我的学校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校园内存在着不良的攀比风气。我参与组织了一次关于节俭和环保的主题活动,旨在移风改俗,倡导一种更加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后,大家的观念有所变化,这让我体会到“移风改俗”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移风改俗”:
春风化雨润心田,
移风改俗共朝前。
携手并肩新路启,
共谱华章人间缘。
这首诗表现了共同努力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理念可以用“cultural change”或“social reform”来表达。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对社会风气和*俗的改变,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进步与改革的共识。
通过对“移风改俗”的分析,我深刻理解了这一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愿景,激励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进步与改善。通过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并努力在生活中实践这一理念。
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
《隋书·音乐志上》:“夫音本乎太始,而生乎人心,随物感动,播于形气。形气既著,协于律吕,宫商克谐,名之为乐。乐者,乐也。圣人因百姓乐己之德,节之以礼,与之以时,因之以序,行之无弊,人之从之,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
《宋书·乐志一》:“故通神至化,有率舞之感;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
《晋书·儒林传序》:“移风改俗,理赖儒宗。”
《后汉书·王符传》:“夫移风改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
《汉书·地理志下》:“是以其移风改俗,化民成俗。”
公闲邪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