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2:00
“怜新厌旧”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对新的事物感到怜惜,而对旧的事物产生厌倦。其基本含义指人们在感情、事物或兴趣上,往往对新鲜的东西产生好感,而对过去的事物则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
“怜新厌旧”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描述了琵琶女因新欢而被冷落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喜爱和对旧事物的抛弃。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情感常常被提及,反映了人类对新旧事物的复杂情感。
“怜新厌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比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怜新厌旧”在现代社会中尤为普遍,尤其是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人们常常追求新潮的产品和体验,而对旧的事物则趋于冷淡。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尤为明显,人们更倾向于关注新的动态和流行趋势。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瞬间,比如朋友之间的淡漠、恋爱中的新鲜感和流行文化的快速更替。这种情感上复杂的变化,常常让我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脆弱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怜新厌旧”的感受。例如,在一段感情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伴侣的兴趣逐渐减弱,而对新认识的人产生了吸引力。这让我意识到在关系中保持新鲜感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我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因为追求新鲜事物而忽视了身边的人。他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位智慧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人生如戏,怜新厌旧终将孤独,唯有珍惜当下,方能收获真情。”这句话让他深思,最终选择珍视身边的人。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意指人们对他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现状的不满。这种心态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对新鲜事物的共同追求。
通过对“怜新厌旧”这一成语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这一成语提醒我在追求新事物的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保持对旧事物的理解和包容。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种情感变化也能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怜新厌旧妾恨深,为君试奏《白头吟》。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他怜新厌旧,我却不肯。”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卖油郎怜新厌旧,见了新人,就把旧人丢在脑后。”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怜新厌旧,不肯再嫁。”
《聊斋志异·阿绣》:“生怜新厌旧,遂与阿绣绝。”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中暗想:‘这人怜新厌旧,果然是个无情无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