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12:00
“乐而不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快乐而不感到厌倦”。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热爱和专注,尽管经历了很长时间也不会感到疲倦或厌烦。
“乐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孔子在谈到学的态度时提到“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蓄而不厌’”,表达了对学的热爱和持久的兴趣。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事物的热情和持久性。
“乐而不厌”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工作的热爱,强调持之以恒的精神。现代社会中,尤其在教育和职业领域,“乐而不厌”的态度被视为成功的重要因素,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
“乐而不厌”让我联想到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他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种情感反应激励我在生活中也要努力保持热爱,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
在我学*钢琴的过程中,尽管遇到过挫折,但每当坐在琴前,心中总是充满热爱,正是这种“乐而不厌”的态度让我坚持了下来,并不断进步。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表达“乐而不厌”:
晨光初照琴声起,
指间流转梦无际。
乐而不厌心自悦,
一曲悠扬伴清溪。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ind joy in something”或“passion for something”。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对某种活动的热爱和持久性,但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乐而不厌”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热爱的描绘,更是对一种持久精神的倡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更生动地传达情感和态度,激励自己和他人不断追求热爱的事物。
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