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4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4:10
成语“与民同乐”字面意思是“和人民一起享乐”。其基本含义是指统治者或有权势者与人民共享快乐,强调领导者应当关注和体恤民众的生活,致力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与民同乐”出自《书·周书》,原文是“王之乐,民之乐也”。它表达了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在于使人民生活幸福、安乐。这一理念在历史上被多位帝王所推崇,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思想。
该成语常用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讨论中。在政治演讲中,领导者可能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它来描绘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或理想的治国理念。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它来鼓励团结与分享快乐。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与民同乐”强调统治者的责任与民众的关系,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随着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增强,这一成语的意义更加突出,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沟通的重要形式。
“与民同乐”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联想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领导形象。它传达出一种共同体意识,强调每个人都应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分享快乐和幸福。
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社区活动时,我常常会提到“与民同乐”。比如,组织社区的节庆活动时,我会鼓励大家一起参与,分享快乐,增强邻里之间的联系。
在一个小村庄里,村长决定举办一年一度的丰收节。他在村口张贴了:“与民同乐,欢庆丰收!”。全村人齐心协力,准备美食、节目,欢笑声响彻整个村庄。这个节日不仅是丰收的庆祝,更是人们心灵的相聚。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如“shared joy”或“celebration together”。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共同分享快乐的意义,但往往没有特别强调领导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与民同乐”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我的语言学中,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价值观,鼓励我在生活中注重与他人的互动与分享。
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战国时期,齐宣王在宫中宴请孟子,问孟子道德高尚的人是否要与民同乐。孟子说:“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百姓就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国君与天下百姓同忧同乐,天下一心无人可敌。”齐宣王认为孟子言之有理
人人都到五凤楼前,端门之下,插金花,赏御酒,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