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4:06
“与民同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与人民一起忧虑”。基本含义是指统治者或领导者与人民同甘共苦,关心人民的疾苦与困扰,共同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为民服务的精神。
成语“与民同忧”源自于**古代的政治哲学,特别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它强调君主应当关心民众的生活和疾苦,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虽然具体的出处不详,但与古代文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密切相关。
“与民同忧”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如政治演讲、文学作品、历史讨论等。在政治上,领导者常常会借此表达自己的施政理念,强调他们的关心与责任感。在文学中,它可以用来描绘某个角色的高尚品质,或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共鸣。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领导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民同忧体现了对民众负责的态度,是古代贤明君主的标准之一。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民主政治中,这一成语也被广泛引用,成为衡量领导者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与民同忧”带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联想到那些真正关心人民的领导者和社会工作者。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与人民并肩作战,给予支持和帮助。这种情感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次社区志愿者活动,帮助那些面临经济困难的家庭。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与民同忧”的重要性,我们的努力让许多家庭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在一首诗中,或许可以这样表达:
春风化雨润人心,
与民同忧共此生。
风雨同舟携手行,
众志成城更无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hare the burden with the people”,强调领导者与人民之间的互相关心与责任。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关心民众、为民服务的价值观是相通的。
通过对“与民同忧”的学*,我更加理解了领导者的责任与民众的期待。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励我在生活中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在未来的沟通与表达中,我会努力将这一理念融入其中,传递出更多的关爱与责任感。
又念有天下者未见不监古而治,弃古而乱也。岂上位者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九年》:“上曰:‘吾欲与民同忧,故不敢私其国。’”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欲与民同忧,故不敢私其家。’”
《汉书·王莽传》:“莽曰:‘吾欲与民同忧,故不敢私其身。’”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君子之爱人也,推心置腹,与民同忧。’”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与民同忧,民与君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