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1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2:06
“与世无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与世界无竞争”,即与外界没有争斗或竞争的意思。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不与世俗的名利或争斗相纠缠,显示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与世无竞”出自《庄子·逍遥游》。在这部经典的道家著作中,庄子主张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强调无为而治、随性而行。成语中的“世”指的是世俗社会,“无竞”则强调没有竞争的状态,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与世无竞”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追求和竞争压力日益增强,许多人在奋斗中迷失了自我。成语“与世无竞”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思想在当代人追求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质时尤为重要。
“与世无竞”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令人联想到田园诗中的隐士生活,或是闲适而优雅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感往往让人向往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方式,远离浮华。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感受到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每当我感到疲惫时,就会想起“与世无竞”的理念,尝试放下手头的事情,去享受身边的小确幸,比如读一本书或去散步,寻找内心的平静。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写了一首小诗,表达我对“与世无竞”状态的向往:
山间竹影摇曳轻,
溪水潺潺伴我行。
与世无竞心自静,
一壶浊酒醉天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ive and let live”,强调一种宽容和不竞争的生活态度。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两者都传达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通过对“与世无竞”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这种态度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不要忽视内心的需求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诗经·小雅·车舝》:“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里的“明且哲”指的是明智而有智慧,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世俗的侵扰,可以理解为“与世无竞”。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的“不争”可以看作是“与世无竞”的体现,即老子认为最高的美德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斗。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刚正不阿、不与世俗争斗的精神状态,可以理解为“与世无竞”。
《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的“无己”、“无功”、“无名”可以看作是“与世无竞”的体现,即至人、神人、圣人不追求个人的名利和成就,与世无争。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而不同”可以理解为“与世无竞”,即君子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和谐,但不盲目附和,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
惟其大彻大悟,故能泰然~,超出于生活之欲之外,而逞其势力于纯粹之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