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55:40
“一唱百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个人唱,其他人都跟着和唱。引申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意见或观点引起众人的响应和赞同,形容群体之间的和谐与一致,通常用来形容在某种活动或事务中,大家齐心协力、配合默契的情景。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和吟唱活动。在古代,诗词歌赋是人们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常常是在一个人的引领下,大家共同参与,形成一种气氛。虽然具体的历史文献记载较少,但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集体活动的文化特征。
“一唱百和”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唱百和”在**文化中体现了集体主义和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古代的文人雅士聚会、歌唱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团队合作、集体决策等场合,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团体活动中的欢愉与和谐,尤其是在朋友聚会或团队合作时,大家共同参与的场景会令人感到温暖和愉快。它也激励着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与他人的沟通与协作。
在一次公司团建活动中,我负责组织团队游戏。通过引导大家一起参与,一位同事的积极表现引发了其他人的热情,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真正体现了“一唱百和”的精神。
在一个春日的午后,花园里盛开的花朵,微风轻拂,似乎在低声吟唱。**在枝头一唱百和,仿佛在庆祝生命的美好。人们在此刻忘却烦忧,心灵共鸣,和谐共振。
在英语中,“One leads, many follow”可以视为与“一唱百和”相似的表达,强调了领袖的号召力和团队的响应。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常见,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合作与共鸣现象。
“一唱百和”不仅表达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一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好地传达团队合作、集体参与的思想。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与他人的沟通与互动,共同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哪一个不是宋诗呢?那也是承了乾嘉极盛之后,不得不另辟蹊径,一唱百和,自然的成了一时风气了。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诗一唱百和,时人争传。”
《旧唐书·音乐志三》:“乐工一唱百和,观者如堵。”
《清史稿·列女传三·李氏》:“李氏一唱百和,邻里咸服。”
《明史·列女传二·王氏》:“王氏一唱百和,乡里皆化。”
《宋史·文苑传五·范仲淹》:“仲淹一唱百和,遂成风俗。”
项挂百八念珠,手执九龙锡杖,~,宣卷谭空,铙钹钟鼓,声喧若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