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7:38
成语“片语只词”的全面分析:
“片语只词”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仅仅是片段的语言或单词”。它通常用来形容言辞简短、内容贫乏或表达的不够充分。这个成语可以引申为对某些表达不够深入或没有实质内容的批评。
该成语的确切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是在汉语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对语言表达的重视。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强调言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因此“片语只词”可能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片语只词”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很多时候人们更倾向于简洁明了的表达,但这也容易导致“片语只词”的现象。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简洁的表达有时会牺牲内容的深度。因此,理解这一成语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在沟通中保持内容的丰富性。
“片语只词”让我联想到那些表面上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没有实质内容的讨论。它提醒我在表达观点时,不仅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还要重视内容的深度和逻辑性。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表达不清晰的人。每当我听到这样的发言时,我会想到“片语只词”,并努力在自己的表达中避免这种情况,确保我的观点能够清晰传达。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尝试这样使用“片语只词”:
言语如风轻轻拂,片语只词难聚情。
深情厚意藏心底,愿借月明寄此生。
在英语中,可以用“empty words”来形容类似的现象,虽然其侧重点略有不同,但也传达了内容空虚的意思。不同文化中对于言辞的重视程度不同,但都强调表达的有效性。
通过对成语“片语只词”的分析,我更加意识到在语言表达中内容的深度和丰富性的重要性。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让我在与人沟通时更加注重内容的实质。
[明·胡无瑞]尝跋此册及《敬乡录》云:‘遍举郡邑,凡有闻者,缉其制作履历,粲若指掌,下逮畸流逸客,片语只词,亦博采旁证。’
《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片语只词,皆能断其是非。”
《旧唐书·李靖传》:“靖片语只词,皆能决大事。”
《清史稿·纪昀传》:“昀片语只词,皆能道其精要。”
《明史·杨慎传》:“慎片语只词,皆有深意。”
《宋史·岳飞传》:“飞片语只词,无不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