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5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58:23
成语“老妪能解”的字面意思是“老年妇人都能理解”。其基本含义指的是某种事物简单易懂,任何人都能理解。通常用来形容某种道理、理论或概念并不复杂。
“老妪能解”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为“老妪能解,何必言之”。这里的“老妪”指的是年长的妇女,强调即使是普通的老年人,也能理解某种道理,反映出事物的简单性和普遍性。
该成语可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与知识常常被视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老妪能解”反映了对平民智慧的肯定,强调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领悟深刻的道理。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教育和知识传播的背景下,鼓励人们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分享和传递知识。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教育的本质,即将复杂的知识用简单的方式传授给他人。它也传达了一种包容的态度,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理解事物的本质。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理论和概念。通过借用“老妪能解”这一成语,我尝试将这些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以便更好地帮助同伴理解。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这个小村庄里,智者常常教导村民们,‘诸般道理,老妪能解,何须高深?’于是,村民们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见解,简单而真诚,反而让生活变得愈加美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Even a child can understand it”,强调事情的简单明了。不同文化中的表述方式虽有差异,但都传达出一种普遍性和易理解性的概念。
通过对“老妪能解”这一成语的学,我认识到简化表达的重要性。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增强了沟通的有效性,也在教育和知识传播方面提供了启示。在语言学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深度。
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28岁中进士当官,官越来越大,但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到江州做司马。他的诗作风格和语言深入浅出,平易通俗,让人一看就懂。著名的《母别子》就是根据他家老保姆的见闻而写的,最终是她能听懂才定稿的
居易急求人知,意陈于词,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