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25:17
“寡恩义”这个成语由“寡”、“恩”、“”、“义”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恩情很少,义气很*”。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没有多少恩情和义气,或者说一个人冷漠、无情、不讲义气。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中对恩义的强调。恩义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尤其在儒家思想中更是强调“仁义”的重要性。因此,“寡恩义”可以理解为对这一传统道德标准的反叛或忽视,反映出一种对人际关系冷漠的态度。
“寡恩*义”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它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性格或人际关系的冷漠;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评价朋友或同事的行为;在演讲或辩论中,可能用来指责某人缺乏道德责任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恩义被视作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人们崇尚义气和互助,强调在困境中帮助他人。因此,“寡恩义”作为一个成语,反映了对这一传统价值观的偏离。在现代社会,虽然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但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商业环境中,强调对人情世故的冷漠。
“寡恩*义”给人一种冷漠、无情的感觉,常常引发负面情绪。它让我联想到一些在关键时刻没有站出来帮助朋友的人,或者在逆境中选择置身事外的人。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与人交往时更加注重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些朋友在我遭遇困难时未能及时给予支持,这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如果我能够事先意识到他们的寡恩*义,或许我会更谨慎地选择朋友。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寡恩*义”:
月下独行影相随,
寡恩*义何人知?
一腔热血洒尘埃,
风吹雨打无处归。
这首诗描绘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强调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能是“cold-hearted”或“ungrateful”,这些词汇同样用来形容缺乏情感和感恩之心的人。不同文化中对恩义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存在对无情行为的批评。
通过对“寡恩义”的全面分析,我深刻理解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个体行为的评价,更是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反思。在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一个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描绘人际间的情感和道德关系,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为人,寡恩薄义,朝士多怨之。”
《后汉书·袁绍传》:“绍为人,寡恩薄义,士多不附。”
《汉书·王莽传》:“莽为人,寡恩薄义,天下莫不怨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为人,寡恩薄义,天下多怨。”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寡恩薄义,不可以为君。”
对于这种~的人,我们不要寄予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