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39:55
成语“振臂一呼”的字面意思是“抬起手臂,发出呼喊”。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种通过简单的动作或声音来号召、激励他人,通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有影响力的人物发出号召,鼓动群众行动。
“振臂一呼”最早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描述的是汉高祖刘邦在战斗时,举起手臂呼喊,鼓励士兵们奋勇向前的情景。这个典故反映了刘邦作为领袖的魅力和号召力,体现了领导者以身作则、激励士兵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领导者的号召力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品质。振臂一呼不仅体现了个体的力量,也反映了集体的凝聚力。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团队合作、社会等场合,强调通过有效的领导和沟通来实现目标。
“振臂一呼”带给我一种激昂的情感,联想到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领袖和他们的号召力。这种形象让我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激励自己和他人。
在大学期间,我曾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在筹备阶段,我感到参与度不高,于是我在一次会议上“振臂一呼”,激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最终大家都积极参与,活动取得了成功。
在一个秋天的早晨,风吹动树叶,似乎在低声呼唤,正如“振臂一呼”,召唤着路过的人们,激励他们去追寻梦想。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奋斗的火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call to action”,同样强调通过某种方式激励他人行动。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非常相似。
通过对“振臂一呼”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承载着文化和情感。在日常交流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成语,既能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也能更加深入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明史·太祖本纪》:“朱元璋振臂一呼,群雄归附。”
《资治通鉴·唐纪》:“李渊振臂一呼,众将士皆奋勇向前。”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振臂一呼,蜀汉士气大振。”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振臂一呼,群雄并起。”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振臂一呼,天下响应。”
西汉时期,李陵率5000步兵进攻匈奴,把匈奴3万人打败。单于只好下令撤退,不久他集结8万骑兵进攻汉军,把汉军围得水泄不通,李陵振臂一呼,汉军不论伤病都英勇杀敌,但因寡不敌众,终于经过两天拼杀,李陵兵败被俘
此话甚有道理。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谁不揭竿而起。